top of page
駐村計畫
四位來自不同地方的藝術家,在宜蘭羅東的「浪花藝術空間」共同生活,從行走於周邊環境的探查,以及在這個異地生活的體驗,並以此為創作的取材。最終衍伸出一檔以駐村為動機的展覽,試圖從藝術家自身的感知和外來者的身份,去回應所處的位置,也持續翻攪著那些觸不可及的地方脈絡。 位處台灣東西部交接的宜蘭,經歷不同族群的先後來到,混雜著許多不同文化,過往的伐木產業帶動著市井的興衰,到現今以觀光為主的風貌,歷史遺址或文化語境的閱讀路徑,更在每逢大量遊客進入後,總是被擾動。 拍照作為一種觀光客的刻板行為,不僅是大多數駐村藝術家們時常要避免面臨的矛盾處境,但也暗示著駐村藝術家在當地所能表達的最大極限。 藝術家挖掘和回應當地各種縫隙的可能性,可以如何被檢視和察覺,會不會所有嘗試與當地的對話,都不過是在遠處觀看而已,那些看似交織的層次其實從未被撐起。 當駐村場域展開為一張平面 ,在其上移動、生活和觀察再轉譯成創作,感性和理性隨時位移著,相異的維度持續轉換和互相作用。藝術家的經驗與其反饋,被收合在稱為展場的空間內,那些構成作品運作參數的複雜網絡線路,也意味著藝術家如何跨越,或是不可跨越自身與駐村環境的各種關係。 「可以拍照但不可以越線」藉由此次短暫的駐村經驗,除了試圖回應在這裡所相遇的人事物,也重新思考駐村和藝術家之間的連結。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