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游離的引線

但我們總是稱它為「潛水艇」

目前停留在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。

現為台北盆地的台北市區所在範圍,始終流傳著「台北以前是一座湖」的說法。台北湖真的曾經存在嗎?從新石器時代如芝山岩、圓山等鹹海區域的遺留物,到三百年前描寫台北湖面景觀的《裨海紀遊》,我們以這個傳說為起點,透過科技轉化的方式談論神話野史。

潛水艇具有鑽探、測量、發掘隱藏事物的功能,潛艇浸入水體,透過器材所顯影的影像或聲納反饋的探測,以一種類似幻肢的受器,捕捉藏匿、錯落於無光之處的某種「真實」。這就猶如「日常經驗」之於城市剖面「未知的測定」,以一種外於自身經驗的經驗擴充,去描摹、捕捉以及重新捕捉關於「真實」的下一層輪廓。

我們以潛水艇作為這個探索計畫的譬喻,同時讓其成為一個舞台,呈現我們對台北湖的研究及採集。我們想像潛水艇的動態視為仿擬現實、歷史文本間的縫合狀態——「浸入」、「痕跡/觀測/探勘」、「邊界擴充:幻肢」、「浮出」作為游離在現實中的引線,在現下的台北景觀中,測定過去「台北湖」可能的邊界及區域,匯出成台北湖底樣貌,亦是對於未來海平面上升後,台北城被淹沒的水面所在情景的預演,呈現在艦艇內的監看螢幕上,潛望鏡化為地質考古與未來預言的通道,跨越時空觀測著文化與歷史間曖昧的輪廓。

 

複合媒材裝置(木作、不鏽鋼、電線、電腦、螢幕)

尺寸:550 x 248 x 300 cm

20241210164809 mini adobergb小印刷.jpg
  • Facebook
  • Instagram

Addresses:
浪花空間 Surfy Space宜蘭縣羅東鎮天津路73號

No. 73, Tianjin Rd., Luodong Township, Yilan County 265007 , Taiwan 

 

​中山科藝所 Zhongshan Institute of Techno-art台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一段8號4樓

​4F, No. 8, Section 1, Nanjing East Road, Zhongshan District, Taipei City, Taiwan

Supported by

ministrator_0_edited.png

版權所有 超級浪

bottom of page